1
《古兰经》有什么特点?
《古兰经》是被降示给我们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最大的奇迹。它被陆续零星地降示,很快地被记录和背诵。
第一次下降的经文是赞美和表扬“笔”和“用笔书写的东西”,并且在经文逐渐降示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kitap”这个单词[1],即:书写的知识。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保护古兰,安拉的使者非常重视让人们背诵和记录它[2]。
穆斯林经常在拜功中诵读古兰是礼拜的要素,除拜功之外,诵读古兰和聆听也是功修,诵读的的每个字母都可以获得十倍的报酬[3]。此外,尊贵的古兰是穆斯林在主麻的演讲,讲座学习圈和互相见面时的场合中时常诵读的[4]。因此,古兰以着最好的形式被保护,通过最可靠的传述被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我们。
诵读尊贵的《古兰经》是功修,它与穆斯林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占有一个主导地位。因此,穆民会获得经常和安拉的语言在一起的荣耀,也就是说尊贵的《古兰经》常常占据着穆斯林生活的中心位置。
为了保护尊贵的古兰,除了记录和背诵之外,还有第三种执行的方法:“向一个优秀的并且获得许可证的老师学习。”
(尊贵的《古兰经》是通过背诵和在先知(愿主福安之)身边记录的方式被保存下来并传达给我们的。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证据,其中有两个是这样说的:1.土耳其前宗教事务部部长Tayyar Altıkulac博士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把最初的四本手抄古兰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古兰,逐字逐句地检查对照,并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不同之处,他把放在皇宫博物馆的原版,即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弟子之一哈里发奥斯曼的手抄古兰通过IRCICA机构用超清相机拍摄下来,与当今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古兰,逐字逐句的检查对照,也没有发现任何不同之处,Altıkulac博士还把存放于开罗的手抄原版与存放于塔什干突厥和伊斯兰作品展中书写于哈里发奥斯曼时期的原版古兰对照后说:“在这些不同地区存放的古兰是在伊历初期书写的原版,就像这些原版是完全相同的一样,在世界各地所诵读的古兰也是一样的。2.伊斯坦布尔突厥和伊斯兰作品展在2010年9月5日以“1400年的尊贵的古兰展”而命名开放。很细微的不违背根本的书写上的不同,但是没有任何影响主要内容的事物,不增加,也不减少,这对穆斯林是非常重要的。”)
伟大的 安拉说:
“我确已降示教诲,我确是教诲的保护者。”(“石谷章”15:9)
尊贵的《古兰经》针对发生的事情和人们的需求陆续零星地降示了。当使者(愿主福安之)接受一段启示时,他告诉我们这段启示放在《古兰经》的哪个地方,当我们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快要归真时,启示结束了,而尊贵的《古兰经》则以着最精致,完美,连贯的书籍的形式呈现给了我们。
尊贵的《古兰经》的风格和内容与人们书写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相似,它完全具备自己的特点。尊贵的《古兰经》中的章节,章节中的每段经文,都是易于理解和背诵的,在这种容易的理解和背诵中也体现出了《古兰经》的雄辩性,修辞,言简意赅和流畅的韵律。
尊贵的《古兰经》所包括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被传播。这种排序的风格,不断重复时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让读古兰或听古兰的人在同一个时间内从同一处中看到很多内容,接受到更多指导和劝诫,并且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与《古兰经》对照中的平衡点等等。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更具有影响力和教育意义。
尊贵的《古兰经》有不同长度的114个章节,每个章节的节数也不一样。
- “血块儿章”96:1-5;“笔章”,68:1;“金饰章”43:2;“烟雾章”44:2.
- 为了了解穆斯林保护古兰经流传至今的方法有多么可靠,请参考以下作品:Prof. Dr.M.M. elAzam《古兰启示和它的收集成册与圣经的对比研究》,英国伊斯兰研究学会,2003(这本书的土耳其语版在2006年伊斯坦布尔印刷);Prof.Dr.M.Hamidullah,《尊贵古兰的历史》,伊斯坦布尔,2000,(这本书的一部分是法语的。)
- 提尔密兹,“《古兰经》的贵重”16.
- 穆斯林,主麻49—52,旅行者142;艾布达伍德,贸易36:3416;伊本.玛哲,拜功178;艾哈迈德,III,432,IV,9;伊本哈哲尔,isabe,no:2546[Rafi’bin Malik mad.];伊本易斯哈格,siret,s.128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伊斯坦布尔,2018.
2
我们如何理解《古兰经》的雄辩性?
被降示的《古兰经》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学的顶峰。当时阿拉伯人们会在集市人烟众多的地方举行诗歌比赛。社会中的老老少少都能作出优美的句子和诗歌。尽管这样,当所有的文学大师面对《古兰经》的雄辩以及举世无双的修辞时自愧不如,只能由衷地保持沉默。
《古兰经》多次向他们发出公开的挑战,他们可以召集所有的帮助者来拟作类似《古兰经》的一节经文,尽管如此,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家庭也不能对这个挑战做出答复。
伊历9年,许多代表团开始从四面八方来到麦地那,在这期间来巴尼吾凯部落的艾布•本•哈比•胡外力德也来到我们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身边。安拉的使者向他诵读了《古兰经》并讲解伊斯兰。艾布.哈比对于《古兰经》由衷地表达了赞美:
“指主发誓,你或是遇见了安拉或是与安拉相遇的人见面,你说的这些话是正确的,我们从没有听过和它一样优美的句子[1]。”
《古兰经》下降之前,在文学集市上举行了许多激烈的诗歌和演讲比赛,尽管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我准备了相似的句子能够和《古兰经》一决高下。”
那时候著名的文学大师,他们的内心承认下降的经文是来自安拉的,只不过他们的私欲使他们反驳,他们承认《古兰经》是安拉的经典,但是,很遗憾,他们认为安拉的意志和前定是错误的。他们的理智被私欲所蒙蔽,他们认为《古兰经》不应降给贫穷的孤儿,应该下降给麦加的富人,瓦力得•本•姆葛勒或者是塔易夫的富翁阿米尔•本•吾佰尔。就像瓦力得所说的那样:
“身为古莱氏部落的长者和绅士的我,或者萨克夫部落的阿米尔• 本•吾佰尔健在时,《古兰经》降示给穆罕默德了吗?”
然而,仆人在安拉面前的价值既不是财富也不是血统所决定的,只有敬畏能够衡量。并且,我们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从血统方面来讲,也是他们中最尊贵的人。
《古兰经》是一部奇迹的经典,其影响力到目前为止丝毫不减,有关这方面寻找证据时,除了实践和观察外,不可能找到更加明确有力的证据。因为从《古兰经》最初下降直到今天,凡是想要这样尝试的人都在全人类面前丢脸,直到复生日,这都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耻辱[2]。
- Ibn-i Sa‘d, I, 302-303; Ibn-i Esir, Kamil, II, 286; Ibn-i Haldun, Tarih, II, 2, 51.
- Buti, Revai, s.126,129,130; Karaçam, İsmail, Sonsuz Mu’cize Kur’an, s.159-175; Hacımüftü- oğlu, Nasrullah, Kur’an’ın Belağatı ve İ’cazı Üzerine, s.58-62, 90.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伊斯坦布尔,2018.
3
《古兰经》的内容是什么?
尊贵的《古兰经》是挑战所有时代的一个神圣的阐述。为了拯救我们,尊贵的《古兰经》为我们讲述了下列内容:
1.六大信仰(信仰的基础),认主独一,安拉的尊名和属性,以理性的方式认识安拉,后世的情况。
2.善功,功修,人际关系,道德,与人的行为有关的教法,例如: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应当远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有关人的身体的结构,人被创造的阶段,今世的生活,最终的归真等。有关如何通过清洁私欲和心灵将属于私欲的不成熟的特点升华为属于灵魂的完美品德。
4.宇宙系统、七层天、太阳、月亮和星星等的被造和结果,自然事件、影子的伸长和缩短、雨水、昼夜循环、天地间生存的万物及其特点。
5.历史留下的信息:各个民族在今世和后世中好的状态与坏的状态,安拉的惩罚的体现,众先知和各个民族的故事中蕴含的无数的教训,历史的教训和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6.对从很久以前延伸到很久以后的永恒的思考,从中找到真理。尊贵的《古兰经》能够对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一个敬畏的穆民诵读《古兰经》中的经文时,犹如他看向深不见底的水井一般,他能够理解经文中的许多深刻的含义。
像伊玛目苏优提一样的一些学者这样说道:“人类能够理解的各类知识的本质都可以在《古兰经》中找到。”
因为,清高伟大的安拉这样说道:
“我在天经里没有遗漏任何事物。”(“牲畜章”6:38)
“我曾降示这部经典,阐明万物,并作归顺者的向导、恩惠和喜讯。”(“蜜蜂章”16:89)
因此,到复生日为止,尊贵的《古兰经》能够解决人类所有的需求。对此,哈米杜拉教授(Prof.Dr.M.Hamidullah)这样说道:“第一个伊斯兰社会是由受压迫的软弱的人们构成(组建)的,尊贵的《古兰经》解决了这个社会的所有问题。同样的,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所建立的王国,以及地球上唯一强大的国家出现的时候,尊贵的《古兰经》同样也满足了伊斯兰社会的所有有关(关于)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需求。即有关这个社会信仰方面、功修方面、社会生活与法律等其他方面所有的需求和知识都能够在《古兰经》中找到答案[1]。”
- M.Hamidullah,《古兰经导读》法语版,Kur’an-ı Kerim Tarihi (Le Saint Coran’ın giriş kısımı),s.23.
4
《古兰经》中是否有关于幽玄的消息?
《古兰经》中关于幽玄包括很多信息和迹象。在《古兰经》中现存着关于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的迹象,知识及暗示[1]。有关婴儿成型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胚胎学),以前的部落和有关他们生活的故事,派遣给他们的使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承认或否认),这些都属于过去的幽玄。
有关清高的安拉独有的属性,特点和行为。有关天使,精灵和坟墓中的世界。有关天堂和火狱的信息,尤其是从有经之人、伪信士和以物配主者中经历的骗局和圈套,还有从心理学上解释经文下降的时间。这些都属于幽玄的知识。
安拉所提到的最重要的幽玄是在将来发生的事情。这些信息在《古兰经》中被原原本本的记载,被历史所证实。《古兰经》中“安拉彻知幽玄”指的是:毫无疑问,安拉彻知全部幽玄并以最好的方式下降了《古兰经》,其中所提到的一部分有关将来幽玄的信息如下:
法老的尸体
法老带着他的军队在追捕(穆萨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时候,红海被分开。穆萨(愿主福安之)和他的民众摆脱了追捕,平安抵达对岸。法老和他的军队则被红海所淹没。法老在红海的漩涡中即将被淹死时想要归信,然而清高的安拉对他说:
“现在(你才归信)吗?!以前你却已违抗命令,而且是一个破坏的人。但今日我拯救你的遗体,以使你做后来者的鉴戒。多数的人,对于我的鉴戒,确是忽视的。”(“优努斯章”10:91-92)
近代考古学家发现了法老的尸体。发现时尸体处于一个叩头的状态并以此状态在伦敦博物馆第94厅被展览。即使过了几千年,但他的尸体仍未腐烂,安拉保护他的遗体只为让后人从他身上吸取教训。
罗马人的胜利
在身为基督教徒的罗马人和身为拜火教徒的伊朗人进行的一场战争中,拜火教徒取得了胜利。从中受益的伪信士借此对穆斯林说:
“你们原以为在天启的经典的帮助下会取得胜利。但是你们看!结果是拜火教徒最终战胜了拥有天启经典的罗马人!”他们想要以此动摇穆民们的信仰,打击他们的信心。然而清高的安拉为此下降了令伪信士挫败,令穆民们倍受鼓舞的经文:
“艾里弗,俩目,米目。罗马人已败北于最近的地方。他们既败之后,将获胜利,于数年之间。以前和以后,凡事归安拉主持。在那日,信道的人将是欢喜。这是由于安拉的援助,他援助他所意欲者。他确实万能的,确实至慈的。”(“罗马人章”30:1-5)
从战败之后,罗马人便陷入了失败的阴影中。没有一人相信在那场失败之后还能翻盘。但《古兰经》肯定的说:
“安拉应许(他们的胜利),安拉并不爽约,但人们大半不知道。”(“罗马人章”30:6)
清高的安拉兑现了他的诺言。历史学家考证在9年之内罗马人战胜了伊朗人。同一天,穆斯林也在白德尔战役中战胜了伪信士[2]。这在(“罗马人章”)第四和第五节经文中被提到,也是让人们知道的第二个奇迹。
《古兰经》中预言,在白德尔战役中敌人将会被打败[3],一段时间之后穆斯林将光复麦加,获得胜利[4]。这些预言分毫不差的都被实现。类似于此的例子多不胜数[5]。穆圣(愿主福安之)在没有启示的情况下不能提前知道有关幽玄的信息。因此《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论,它所有的内容都是最为正确的。
- Buti, Revai, s.126,129,130; Karaçam, İsmail, Sonsuz Mu’cize Kur’an, s.159-175; Hacımüftü- oğlu, Nasrullah, Kur’an’ın Belağatı ve İ’cazı Üzerine, s.58-62, 90.
- 提尔密兹,“经注”,30/3191-3194; Ahmed,I,276; Kurtubi,el-Cami,XIV,3.
- “月亮章”54:45.
- “胜利章”48:16,27;Yusuf el-Hac Ahmed,Mevsuatül’-i’cazi’l-ilmı fi’l-Kur’ani’lkerim ve’s-sünneti’l-mutahhara, 大马士革, 2003, s.20-24.
- Osman Nuri Topbaş, Rahmet Esintileri, s.279-293.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伊斯坦布尔,2018.
5
《古兰经》是什么?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归真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一般较长的各章产生于穆罕默德的活动后期,结果写成较早的各章列在全书之尾,写成较晚的各章则列全书之首。在现在通行的《古兰经》版本中,每章之首都含有下列要素:
1、标题,通常是取自本章中的突出的词,如《黄牛》、《蜜蜂》、《众诗人》等,与全章的内容无关;
2、以真主称名句,即“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3、说明本章降示于麦加或麦地那,以及全章节数;
4、有的章首有一个或几个字母,如“塔·新”、“塔·新·米目”、“艾里弗·俩目·米目”等,对其含义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示章别的简写字,也许具有神秘含义。
《古兰经》每节的长短悬殊。《古兰经》经文一般为真主口气,用第一人称。当所载为先知穆罕默德对他弟子讲话时,前面要加上命令词:“你说”,用以强调他是奉真主之命讲话。有时也出现戏剧性的形式,即穆罕默德与反对他的人辨论。经常引述先知和《圣经》故事,好象读者十分熟悉这些典故。经文重点不是叙述,而是教诲。
《古兰经》所用词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语,但是也有源出于希伯来语和古叙利亚语等语言的外来语词,由此可见穆罕默德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古兰经》的内容难以分类,如把其中材料按年代先后排列,就会看出,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
《古兰经》是最后被降示的天启经典。在它之前的所有的经典都被废除了,也就是说其中的律例被取消了。在曾经的时代中,一些人们,一方面根据人们的需求篡改经典,另一方面疏忽且怀有敌意的篡改经典。
天启经典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怀疑它们都是来自安拉的启示。然而,在今天,只有尊贵的《古兰经》具备这个特点。因为其他的经典在先知们之后掺杂了许多人们的观点,从而导致最终变成了人们用笔书写的书籍,因此,这也是古兰被降示的一个原因。作为“封印的麝香”[1],最后的尊贵的《古兰经》包含了其他所有天启的经典,它是最完美的,也由安拉亲自保护。
对于心中有爱的穆民来说,《古兰经》是让他们能够陷入到深思当中去的伟大的经典,它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语言,是心能够在其中畅游的无垠的宇宙。
《古兰经》里贮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它是伟大的精神的宝库,是真主赐予人类恩典的明证。一千四百多年以来,所有伊斯兰文献都是为了理解和深入地领会一部“经典”,以及更好地认识一个人(指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并沉湎于他。
- 封印的麝香:形容达到了极点,就像是麝香一样的香味,用来比喻最后下降的古兰是最完美的。在“称量不公章”的第26节经文提到了这个。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伊斯坦布尔,2018.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伊斯兰的精神和形式》
6
如何理解《古兰经》的奇迹性?
《古兰经》是一个奇迹,它既证明了清高伟大的安拉是真理,又证明了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正确性。因此,关于《古兰经》的奇迹数不胜数[1]。到复生日为止,《古兰经》中的秘密将一个一个被揭开。迄今为止,《古兰经》中人类已知的奇迹如下:
• 《古兰经》和任何书不相似,这是《古兰经》向人类发出的挑战。
• 反对《古兰经》的人与它竞争,然而也无法带来任何一部与其相似的作品。
• 《古兰经》和所有的文学作品的文体都不相同64。
• 《古兰经》的表达方式言简意赅,拥有完美的规律和编排,这是任何一个人的作品无法达到的。
• 《古兰经》包含有关过去和将来的幽玄的消息,并且完全正确65。
• 《古兰经》对人的心灵深处有着深刻的影响。除了《古兰经》之外,没有任何一部散文能够有如此的影响。令人感到害怕或悲伤的散文作品也无法对心灵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然而,聆听《古兰经》会使心灵敞开并得到安宁66。聆听《古兰经》时内心开始颤抖、心灵被深深的打动、内心聚精会神,似身临其境。
《古兰经》可以打开隐匿在内心深处的信仰。先知(愿主福安之)有许多敌人,他们举意杀死先知(愿主福安之),但当他们听到《古兰经》的那个瞬间立刻放弃了他们的初衷并归信伊斯兰,因此敌意转变成了友谊[2]。
• 《古兰经》是通过一个文盲先知传播的[3]。
• 《古兰经》的内容是真理。
• 《古兰经》的表达方式言简意赅,经文之间相互延续(承上启下)[4]。
• 《古兰经》拥有特殊的音乐和韵律。
• 《古兰经》包含历史知识(下降背景、《古兰经》的收集成册、等等。)
• 《古兰经》中找不到空话和无关紧要的内容。
• 《古兰经》包含科学知识…[5]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古兰经》总是走在最前方,科学知识跟在其后。有关天文学、胚胎学、医学等科学分支,在《古兰经》中有许多例子。
伊玛目苏优提认为《古兰经》的奇迹数不胜数。比如,他著作的三册作品中,有35条提及《古兰经》中的奇迹[6]。
为了理解《古兰经》的奇迹,并不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文化或口才。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一边思考一边阅读《古兰经》的每个人都能够容易的理解《古兰经》中的奇迹并立即明白它是拥有无限的力量的造物主的语言[7]。
- Tafsilat için bkz. Osman Nuri Topbaş, Rahmet Esintileri, İstanbul 2010, s.221-372..
- Hattabi, Beyanü i’cazi’l-Kur’an, s.24, 64. Suyuti, el-İtkan, IV, 14-16.
- Bakıllani, i’cazi’l-Kur’an, Beyrut 1988, s.50-68
- Suyuti, el-İtkan, IV, 9.
- Rafii, i’cazi’l-Kur’an, s.131 vd.
- Suyuti, Mu’tereku’l-akran fi i’cazi’l-Kur’an, I, 3.
- Suyuti, Mu’tereku’l-akran fi i’cazi’l-Kur’an, I, 3.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伊斯坦布尔,2018.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伊斯兰的精神和形式》
7
《古兰经》如何引领现代科学?
《古兰经》中很多章节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信仰伊斯兰教,尤其是为了使人们认主独一,也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告诉人们很多精华的知识。很久之后。这些知识都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这些知识便是《古兰经》的另外一个奇迹。《古兰经》经常走在前面,而科学则在后面不断追赶它的脚步。
科学家想要在《古兰经》中发现安拉在自然和社会中规定的不变法则,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古兰经》是受到安拉启示的产物[1]。根据一节经文[2]指出《古兰经》暗示未来将出现的知识。然而否认者不研究《古兰经》的风格,不等待预言的实现,盲目的否认它[3]。
《古兰经》引领科学,它直到世界末日为止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是一个奇迹。它的每一页都证明了它的伟大。例如它包含的知识所持续的期限,这些知识不断被证实。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指纹
指纹的研究是一门学科(指纹鉴定法)。人们的指纹一生不会改变并且没有一个人的指纹会和别人相同。因此这也在保险和法律上成为了最可靠的身份证明,运用指纹来认证身份。指纹的特点在19世纪末被发现并开始运用。然而《古兰经》在公元前就对指纹的特点进行了描述:
“难道人猜想我绝不能集合他们的骸骨吗?不然,(我将集合他的骸骨),并且能使他们每个手指复原!”(“复生日章”75:3-4)
皮肤的痛感
泰国清迈大学医学院院长塔扎凯特(Tajaket Tajason)教授关于痛感做了一个研究并得到了下面的结论。为了维持痛感,在皮肤烧伤,神经坏死的情况下必须从新的皮肤中获得同样的神经系统。痛感的形成是由于皮肤中的神经末梢受到了刺激,然而皮肤被不停地灼烧,神经坏死后痛感便不能被感知。因为大脑是通过皮肤中的神经传导获得疼痛信号的。
有一天,塔扎凯特在《古兰经》中看到了这个科学结论:
“不信我的迹象的人,我必定使他们入火狱,每当他们的皮肤烧焦的时候,我另换一套皮肤给他们,以便他们尝试刑罚。安拉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妇女章”4:56)
这节经文使塔扎凯特极为震撼。他决不承认《古兰经》是一个人类的言论。他在回国的第一次演讲中就有五个学生归信(伊斯兰教)。最后在利雅得举行的第8届医学大会上他念了“作证言”并高喊:“我成为了穆斯林!”从此之后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古兰经》。
原子的分解
在十四个世纪之前被降示的《古兰经》中曾这样说过:
“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都不能逃避安拉的鉴察,无论比微尘小还是比微尘大,都记载在一本明显的天经中。”(《优努斯章10:61》马坚译)
在这节经文中提到比原子还小的东西确实存在,然而原子的分解是在近期才被发现。在这以前原子在物质的分解中被认为是最小的分解产物。
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鲁米(1207-1273)在几个世纪之前就揭示了真理:一个原子如果被分解的话,会发现其中现象如同行星绕着太阳转一般。
Eva de Vitray Meyerovitct 把鲁米写的 Mecails-i seba、Fihi mafih 和《玛斯纳维》翻译成法语,并且揭开了鲁米书中的一些奥秘。
他说:“我很自豪,翻译鲁米的书用了我10年的时间,这是一件美妙而伟大的工作……”
让我们想一想,鲁米曾说的“切开原子就能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太阳系”,说明了原子周围和里面都有着像行星一样运转着的分子。注意以下描述:
当适当地打开原子口时,它所喷出的火焰足以毁灭世界。历史见证,13世纪时,人们提出了原子大爆炸的危险性。九大行星的发现,1930年才被科学家们认可。西方人还以为太阳围着地球转时,鲁米就指出地球同其他小行星一样,都围着太阳运转。他还有许多令人惊讶的言论: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会受到星星的影响;太阳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月亮影响着大海等等。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4]。”而鲁米的所有知识、智慧和学问都是从《古兰经》和圣训中了解到的。
成双成对地被造
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提到:
“我将每种物造成配偶,以便你们觉悟。”(“播种者章”51:49)
“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产的、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都有配偶)。”(“雅辛章”36:36;13:3)
很多学者们很晚才发现,人类和动物是如何成双成对的被造的,植物和其他生物也是成双成对的被造的。甚至原子也是成对的,它们一个呈正极,一个呈负极。比如正极电流流向负极会产生电流;带正号的云飘向负号的云会下雨。这个完美的特征包含了全部的生物。
宇宙的扩张
人们也是近代才发现,随着宇宙的扩张,星系正以惊人的速度离开彼此。从这个规律看来,巨大的银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都以着一定的比例加速离开彼此。比如:离我们一千万光年远的一个行星,每秒以250千米的速度远离我们;而离我们一百亿光年远的一个行星,则是每秒以250000千米的速度远离着我们[5]。
这种状态在《古兰经》中被提及到:
“天,我曾以权力建造它,我确是大能的。”(“播种者章”51:47)
最高限度的保护星星的生命消耗完后爆炸成碎块就会成为流星,流星燃烧着划过天空。清高的安拉,通过木星和有巨大引力的土星把通向地球上的危险的物质吸引住,从而保护地球。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经常会吸引住将对地球产生危害的流星或天石,而没有被吸引住的,才会被月亮吸引。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被行星或流星撞击时会直接撞到月球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坑。有时我们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这些坑。若是一些不是很大的流星冲破了月亮的吸引力,进入大气层时,会由于与大气的摩擦而开始燃烧[6]。
流星雨就是行星陨落,它不是直接降落大地上,而是降到中层大气层内时由于摩擦被分散成微小的尘埃粒子,之后这些尘埃粒子就变成了流星雨降到地面上。地球的运行而形成的磁场和大气层会保护地球,阻挡来自外界的有害的光和来自太阳的一些爆炸物的伤害。
有了大气层的保护,我们不会生活在零下270°的骤冷环境下(而太空中气温是零下270°的)。例如在没有大气层的月亮上,晚上气温零下150°,白天达到100°。这是因为没有“保护层”,太阳的热量和光线直射到月球表面所导致的。在《古兰经》中这些真理被指出:
“我把天造成安全的苍窿,而他们忽视其中的迹象。”(“众先知章”21:32)
不会混合的海水《古兰经》至仁主章的19节和20节这样描述了两海:
“他曾任两海相交而会合,两海之间,有一个堤防,两海互不侵犯。”而且《古兰经》蚂蚁章61节也这样描述。这些《古兰经》所描述的真理则是《古兰经》的一种奇迹。最后发现直布罗陀海峡沟连通着地中海和大西洋,有一面屏障阻挡着海水混合在一起。这样两种海水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两边的海水还保持着原有的属性。还有一种相似的例子在1960年被发现,门捷普海峡连通着亚丁湾和红海。根据科学证明含盐量和密度不同的两种盐水,由于阻力不同所以不会混合在一起,不同的水适合不同的生物生存。
河流和大海
在上面提到的水阻力就发生在淡水河流入大海的时候,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在我们看来,上河水和下河水混合在一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们不会和盐水混合在一起。如果清高的安拉没有设置这两种水的区分和规律的话,淡水和盐水混合在一起,其中的生物都会灭亡。
在《古兰经》中提及到:
“他就是任两海自由交流的,这是很甜的淡水,那是很苦的咸水,他在两海之间设置屏障和堤防。”(“准则章”,25:53)
层层的波浪和重重的黑暗进入到海洋的最下面,就像登月球一样难。如果没有人类建造的潜水艇,我们只能进到海水中70米左右,再往下是不可能的。所以海水200米以下都是黑暗,1000米以下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清高的安拉在1400年前给我们描述了海底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或如重重黑暗,笼罩着汪洋大海,波涛澎湃,上有黑云,黑暗重重叠叠,观者伸出手来时,几乎不见五指。安拉没有给谁光明,谁就绝无光明。”(“光明章”24:40)
该经文开头说到的“汪洋大海,波涛澎湃”告诉我们最近几年内被发现的一个科学真理:内波。越是进入到海洋深处,我们就越容易发现许多密度不一样的水层。
这些水层之间就像海洋表面一样会出现许多波浪,我们称这些波浪为“深波”或者“内波”。这些波浪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层之间的温度和含盐率知道这些内波之间的不同。所有的这些新发现都证实了尊贵的《古兰经》所说的真实性。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不是航海家,也没有经历过航海旅行。但是,在尊贵的《古兰经》中确实存在有关海洋的经文。我们在思考这些经文时确信这尊贵的《古兰经》是从安拉那里通过启示传达给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因为一个描绘风景画的人只能根据自己生活或观看周围的景物来描绘。尊贵的《古兰经》降示于一个被沙漠环绕的地区,但它却有许多关于奔腾的河流、翠绿的植被、从云中降下使万物复苏的雨水、果园、花园、山峦和海洋等的经文。
大气层的压力
在尊贵的《古兰经》中,安拉这样比喻不信道的人:不信道的人如同空气,越往上升,空气越稀薄,那么呼吸就越困难[7]。
今天的科学发现,空气的不断上升,其密度会随之减少,而大气压力的减少,氧气也就会不足。因此,人越往上,呼吸就会越困难,心里也就越来越难受。在《古兰经》中因为关于这个意义的单词的发音和韵律将这个意义表述的淋漓尽致而让人感同身受。
在先知(愿主福安之)时期没有登高工具,他生活的地方也没有高山。那么,这样的比喻和表达方式只属于全知一切的安拉。滋润的风在尊贵的《古兰经》中,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这样说到:
“我派遣滋润的风,我就从天上降下雨水,以供给你们饮料,你们绝不是雨水的蓄藏者。”(“石谷章”15:22)
这节经文下降好几百年以后,人们才发现风对于植物和云所起到的的嫁接作用。风被赋予了像“凝结核”一样携带粉尘的任务。这些粉尘是来自大海表层的尘埃,从沙漠上洒落的粉尘和从火山喷出的灰烬,它们借助风到达大气层最顶端,并与水蒸气混合凝结成水分粒子。如果没有这些粉尘,水蒸气的密度不会变大,空气达不到饱和,人们也就得不到滋润万物的雨水。
还有大地上不计其数的植物,它们的花粉和种子在风的携带下从一个传到另一个。就这样完成授粉,繁衍后代,并为我们提供鲜花、水果和蔬菜等产品。
清高的安拉说,云都是很重的[8]。科学家计算了从云中降下的雨水。例如,覆盖五十平方千米,厚一厘米的雨水大概重五十万吨。一朵降雨云的重量大概是三十万吨。光明章第四十三节经文还暗示了冰雹、闪电与人类之间的关联。如上面所说,尊贵的《古兰经》暗示了许多科学真理。这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发现,而一部分仍然等待被发现[9]。
- “赛伯邑章”34:6
- “优努斯章”10:39
- Alusı,Ruhu’l-meani,XI,119-120, “优努斯章” 10:39
- http://www.medyapazari.com/turkiye/atom-bombasinin-tehlikelerinden-haberdar.html
- Prof.Dr.Osman Çakmak, Bir Çekirdekti Kainat, İstanbul 2005, s.28.
- Çakmak, Bir Çekirdekti Kainat, İstanbul 2005, s.94, 127.
- “牲畜章”6:125
- “高处章”7:57
- 有关《古兰经》和科学真理请参看:[土耳其]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仁慈的先知》(最新版),伊斯坦布尔,2010年,第293-372页。
参考文献: 奥斯曼·努日·托普巴希,《真实的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