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世界
提示之三:
既然至睿的造物主绝对不浪费任何东西,也不徒劳地创造任何事物;既然万物为有意识的生命而存在,通过有意识的生命发掘它们的完美,为有意识的生命而被造出来,万物为有意识的生命而具有存在的意义。显而易见,至睿、大能的至尊主以无数的生灵填充空气的界域、水的世界和陆地的表层。正如空气和水不会阻碍动物的行动,同样,泥土、岩石等固体物质也不会阻碍电流和X射线等物质的通过。肯定的是,至睿、全美、永恒的创造者绝对不会让相互关联的七层大地空置,从地球的中心到外部的地表,造物主不会让其中的洞穴、广阔的原野和我们居住的广阔世界空空如也。
毫无疑问,造物主营建了众世界,为众世界创造了有意识的生灵,使各种生灵安居于适合它们居住的空间。在众多的生灵中,那无数的天使和灵体安居于厚实坚硬的地层,如同鱼类安居于海洋,鸟儿翱翔于空气。地球中心令人类望而却步的炽热,对于那些被造于光的生灵来说,烈焰不过寻常而已,烈火之于他们犹如阳光之于人类。
提示之四:
我们曾在《书信集》第十八篇中提到,有些有真知的贤哲对地球表面的描述令人惊异,远远超出了理性的范畴,对此我们摘要如下:
地球在现实世界(alam shahadah)是一粒种子,而在模范世界(alam almithal)和中界(barzakh),地球犹如一棵巨树,其巨大与天媲美。有真知的贤哲所洞见的某层世界,其中的巨灵之大,竟有一千年的宽度。这样的景象不是在种子般的现实世界,而是显迹于其他层次的世界,这个世界不过是模范世界的分支而已。
无论形状如何不足为道,地球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层次在另一个世界却举足轻重,由此,七层地与七重天堪当对称,这种说法并不为过。对此说法,《古兰经》的经文只以一种神奇的简洁方式提及,从而引起人们注意,地球虽然很小,但可与七重天相比照。
(译自努尔斯《闪光》十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