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士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他们(信士们)确信幽玄”(《古兰经》2:3)
       如果你想知道因信仰真主所获得的巨大幸福和恩惠,有着何等的享受与安逸,那就请聆听下面的比喻故事:
       一天,有两人为消遣和生意而出门旅行。其中一人自私悲观,他选择一个方向前行;另一人虔诚乐观,他选择另一个方向前进。
       那个自私悲观的人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他所到之处,在他悲观的眼中,事事都与他灰暗的心境吻合对应,糟糕透顶。他悲观厌世,当环顾四周,看到的都是可怜无助的人,在残暴者压迫下哭天抢地,在不义者野蛮的打砸抢中痛哭哀嚎。每到一处,他看到的都是同样令人悲伤的情景,他甚至认为整个王国都沉浸在全民居丧的悲情之中。在这种环境里,除了酗酒麻痹自己的神志,他找不到任何医治痛苦的良方,无法突破灰暗的悲情,他投身于酒精的迷醉,不再感受到可悲的现状。在他眼中,这个王国中的每个人都充满敌意,以陌生的眼光盯视他,满脸狐疑嫌弃之色。环顾身边时,他看到的全都是一具具令人惊悚的尸体,到处都是在绝望中痛哭流涕的孤儿。就这样,他深陷于痛苦的精神折磨。
       另一个人虔诚拜主,寻求真理,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信士。他途经的国家,在他眼中,无不精妙绝伦,美轮美奂。这个清廉的人所抵达的每个国家,看到的都是喜气洋洋的庆典和盛会,一个接着一个,每处都充满了喜悦,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愉,无处不是记念真主的场所。他在这个王国遇见到每一个人,都成了真诚和善的亲友。他还注意到,在公共假期,随着新兵入伍和士兵退役,处处传来锣鼓喧天的乐声,洋溢着感恩与赞颂的欢声笑语,伴随着“真主至大!”和“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欢呼。
       第一个人悲观厌世,身陷于自身和他人的痛苦中,无以排遣,无力自拔。与他相反,第二个人幸福乐观,他与每个喜悦者同喜,与每个欢乐者同欢。在幸福的旅途中,他还做些正当吉庆的生意,感谢并赞美他的养主。

     幸运者在返程途中遇到了不幸者,于是询问他的情况,明白了他的处境,就对他说:“你这个人啊!你疯了吗?你内心的倒霉反映在你的外表上,竟使你将笑容妄想为悲哭,把退伍当成抢窃和掠夺(指官兵退伍时归还枪支器械)。快恢复理智,净化心灵,但愿你能消除这层阻挡视力的不幸翳膜,看清事实,明白真相。因为,这个王国的君王最公正、最仁慈,他享有绝对的主权,拥有无比的能力,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堪称完美无缺,像这样一个如此繁荣、高贵的王国,绝不存在你那马虎眼所看到的种种恶果,不可能存在你臆想的那些场景。”
       听到这番话,那不幸的人用心思索,逐渐恢复了理智,他懊悔地说:“是啊!我的确因为酗酒而神志迷糊。愿真主喜悦你,你把我从不幸的煎熬中拯救了出来。”
       我的私欲啊!你要知道,第一个人是昧主之人,或者是作恶多端并且昏聩疏忽之人,在他眼中,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全民居丧的殡葬所,所有的生灵无不是因为遭受生离死别而痛哭饮泣的孤儿。人和动物都放任自由,都是无人照顾,没有主人,没有放牧者的被造,他们莫不被寿限的利爪撕碎,在死亡的榨汁机中被挤压。山岳、海洋等庞然大物都是埋葬众生,令人惊恐的棺材。类似这样阴森可怖又痛苦不堪的妄想,都源于人的昧主悖信和迷误,使他们备尝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
       第二个人是信士,他真切地认识他的造物主并笃信他。在他眼中,这个世界是诵记至仁主美名的场所,是学习和教导的学堂,是人和动物的受训场,是考验人类和精灵的考场。至于无处不在的人与动物的死亡,不过是卸下职责,终止服务。那些完成人生职责,卸下生命重负的人,他们如释重负,精神愉悦地告别尘世。他们被送往再也无须提心吊胆的后世,不再遭受物质的奴役,不再局限于时空的限制,不再为时光斗转星移而困扰,更没有病痛内急的烦恼。他们腾出宽广的空间,让新的工作人员前来履行他们的任务。
       那络绎不绝降临尘世的人类和动物的新生儿,犹如被征召入伍的士兵,领取各自的武器,接受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每个生灵莫不是职员和快乐的士兵,都是品性端庄、知足达观的使者。至于从世界各个角落发出的声音和回音,要么是大地上的生灵在履行任务间隙颂扬真主的颂辞,要么是感恩之声,是始终宣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宣言,是渴望工作、快乐工作而发出的优美旋律。
       在这位信士的眼中,万物众生都是和睦友善的仆民,是忠诚的职员,是慷慨仁慈之主慈善的书记员。
       就这样,他的信仰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事实和真相,这些事实和真相极其精妙、高贵、甘甜和醇厚。可见,信仰的确隐含着乐园“图拔树”衍生的精神种子;至于悖信,则潜存着来自火狱“赞苦木”的精神种子。因此,拯救与平安只能在伊斯兰信仰中获得。我们需要重复不停地诵念:
اَلْحَمْدُ لِلّٰهِ عَلٰى دٖينِ الْاِسْلَامِ وَ كَمَالِ الْاٖيمَانِ
     “感赞真主,他使我们拥有伊斯兰,享有完美的信仰。”
(Dr. Husein 译自努尔斯《箴言》二)

(Dr. Husein 译自努尔斯《箴言》二,上)

读取次数 4 times
In order to make a comment,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