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学生
在你的学生(效法欧洲、主张全盘西化之人)看来,所有生灵的命运都悲惨不幸,认为他们饱受摧残,遭受强横不义者的蹂躏。整个世界都是一座巨大的丧葬场,来自世界的所有声音都是悼亡的哭声、痛苦的呻吟和孤儿的哀泣。
对你的言传身教全盘接受的学生只会成为法老般骄横的不义者,但他只是卑贱的法老,他膜拜毫无价值的东西,有奶便是娘,只要于己有利,无不拜为神祉。
你的学生顽冥不化,但他的固执可悲可鄙,为了片刻之欢,他会屈身亲吻恶魔的臭脚,为了丁点私利,他会卑躬屈膝,折辱以求。
你的学生倚强凌弱,骄横不法。由于他没有信念,没有主心骨,他的强横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你的学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仅仅是满足贪得无厌的私欲,为了满足欲望,他往往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高喊服务奉献之类的口号,在华丽的旗帜下精心地谋求自己的私利,安抚卑鄙阴暗的贪欲,努力实现自己的野心。除了自己之外,他谁都不爱,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会出卖一切。
至于虔诚的古兰学生,他们是崇拜真主的信士。他们只崇拜独一的主宰,除了真主,不论是最“伟大”的偶像,还是任何强大的被造,他们绝不膜拜。他们是至尊主宰的仆人,为了取悦真主,他们甚至乐意放弃最大的恩惠——乐园。
他们温良恭谦,然而,除了大能的造物主,他们绝不卑躬屈膝。他们只遵守真主的意旨,只服从真主的戒律,他们的主心骨只是真主,他们力量的源泉来自对真主的诚信。
他们贫无立椎,需求甚多,但由于慷慨富足之主已经为他们储存了丰厚了报酬和奖励,他们心满意足,对今世福利不会营营苟求。
他们羸弱无助,但他们依赖至强的主宰。为了无限大能的主宰,虔诚的古兰学生甚至不以永恒的乐园作为追求的目标!难道这个转瞬即逝的世界会成为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仅仅以上几点你就清楚,你的学生和古兰学生追求的目标何其不同,他们的差距何等遥远。
依此类推,你还可以进一步比较,从赤胆热忱和自我牺牲等方面,比较古兰学生和病态哲学的学生的差异。
哲学的学生在危难之际会舍弃自己的手足,为了自己的私利,会与兄弟对簿公堂。而古兰学生把普天之下所有的信士视为骨肉,真诚地为他们祈求。他们声气相投,同命共运,在精神上有强大的联系,他们喜兄弟所喜,乐兄弟所乐,在祈祷之时,都会祈求:“主啊!求你宽恕所有的信士信女!”在信士眼中,最伟大的被造,即使贵如阿尔什,辉煌如太阳,也统统是造物主御前顺服的职员,是和自己一样的被造和仆从。
在精神的崇高程度和境界的广阔方面,试比较古兰学生和哲学的学生的差异。
尊贵的《古兰经》拓宽学生的视野,升华他们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境界,当他们记念真主时,并非手持九十九粒泰斯比哈念珠,而是把显示九十九个真主尊名的九十九重世界的微小粒子置于手中,使其以各自的方式和他们共同赞主,他们就以这样的念珠无限地赞颂至尊的养主。
如果你愿意,那就看看那些杰出的古兰学生,聆听凯拉尼、鲁法伊、沙兹里(愿主喜悦他们)等贤哲领袖的赞辞吧!当他们赞主之时,聆听他们的颂辞,看看他们如何将无限的分子、无数的水滴、众生的呼吸集为一体,缀为念珠,融入至尊的美名,和他们一起诵读赞辞,共同赞美至尊的主宰,颂扬超绝的至仁主。
想想人类何等渺小羸弱!种种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就可击败人类,一番挫折就会使无数豪杰灰心丧气!然而,在《古兰经》的神圣教导下,人们获得升华,得到长足进步,敏锐的感官扩展无际,以至于使天地间的庞然大物乐于附身成为他们赞主的念珠,以至于乐园不足以成为他们赞主祈祷的目的!尽管如此,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比最低端的生物更优越,他们把最大的尊严和无限的谦卑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由此比较,你可以看出,哲学的学生退化到何等卑微的程度。
(译自努尔斯《闪光集》十七·五·四)